对他而言,酒店管理工作几乎就是职业生涯的全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他陆续在瑞士商业学校和美国学习进修,并获得酒店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从1970年起,他开始了直至今日的漫长的酒店生涯,先后在15个国家工作——他就是上海千禧海鸥大酒店的总经理,瑞宁·博瑟(ReneTeuscher)。
作为最早一批来到中国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元老级”总经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不仅体现在中国的戏曲、建筑、家居,还体现在酒店所有的宣传设计都要体现中国元素,在中国的酒店服务也颇为讲究入乡随俗。
通过一番对话,这位热爱中国文化的酒店人的幽默、沉稳、健谈的形象便跃然眼前、深入人心。
1985年,与上海结缘
从1970年起,博瑟先生便开始了他的酒店生涯,曾在香港东方文华酒店、北京长城饭店任驻店经理,1993年起服务于万豪集团亚洲区,2007年起任新加坡乌节大酒店总经理。
而在此间,早在1977年,博瑟先生曾游访中国。此后的1985年,热爱旅游的他再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直到2008年,因与上海始终保有着一份特别的情愫,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这个充满国际情调的现代大都市,在上海千禧海鸥大酒店任总经理。
从与上海初次结缘到现今,在近30年的时间跨度中,博瑟看到了上海的城市变化。“1985年,第一次来上海,当时呆了3个月,感觉上海很小。当时上海只有一个机场——虹桥机场。很多生活用品、食物,在上海一般的商店都买不到。”博瑟先生回忆道。“2008年再来时,虽然路还是那几条路,但整个氛围完全不同了,商业味越来越浓。这几年我更是看到了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各种新兴的领域在崛起。”
说起30年前的上海之行,他说当时走在路上,比如在外滩,老外是很扎眼的,常常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而现在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普通到路人都不拿“正眼”瞧你。
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
对中国璀璨悠久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博瑟先生喜欢京剧的积淀和悠长,也喜欢优美婉转的琵琶演奏;喜欢雄伟而细腻的中国传统建筑,比如苏州园林的玲珑秀美,也喜欢杭州西湖的清丽动人。谈到对中国的感受,博瑟滔滔不绝,他得意地说:“我懂的肯定会比你想象的多。”
前不久,博瑟先生才去过一次黄山和屯溪老街,很惊喜地看到了一些保存得很好的建筑和文化遗产。他说,这些建筑和文化必须要被保护好,因为可以从中知道100年前人们怎么生活。
1977年在香港工作时,博瑟先生便爱上了摄影,不讲究器材,更注重画面的构图和传递的内涵。出片最多的时候是在广州,拍摄了大量关于文化、人物、老式中国的照片,可惜四五百张照片毁于一场火灾。眼睛动过手术后,拍照的爱好也慢慢被搁置了。很多相机,现在也都留给了儿子。
说起印象深刻的一张照片,博瑟先生又陷入了回忆:有一年冬天,我走在河边,看到一个老人手背在身后,他留着很长的胡子,沿着河慢慢地走着。因为不会讲普通话,所以没征得他的同意就拍了照。老人也不介意别人拍他,自顾自朝前走。据悉,这张照片就是毁于火灾中的一张,之后再也没有去过广州,也无法再捕捉到这样情境的画面了。
习惯温暖、快节奏的城市
一有假期,博瑟先生就会和朋友一起去度假。他最喜欢的地方有新加坡、中国的香港,还有自己的家乡瑞士。喜欢新加坡和香港的理由是这两座城市具有忙碌、积极向上、温暖、干净、有序的特质。所以即便在新加坡住了3、4年,但只要有假期,还是会想去那里度假、生活一阵。会向朋友们推荐一些游乐场、动物园和新开的博彩场所,景点和景点之间很近,玩起来非常方便。
谈千禧海鸥酒店的优势
作为千禧国际酒店集团旗下成员之一,千禧海鸥大酒店定位商务型酒店。
说起酒店的差异性,博瑟先生表示,商务型酒店的服务更多的是能够满足商务客人的需求,与度假型酒店关注的重点也会不太一样。而每家商务型酒店,服务其实相差无几。我们可以做的,是用高效率的服务超越客人的期望。比如办理入住手续越快越好,准备好房间,省去客人等候的时间。千禧海鸥大酒店在客房整洁、服务高效等方面的表现,都得到了客户的赞许,而其毗邻机场的地理位置和高性价比的房费,更是酒店优势所在。博瑟先生说:“三年前,提到千禧海鸥大酒店,可能知道的人还不多。而如今,几乎每个出租车司机都能准确顺利地将乘客送达酒店。”
令总经理感到骄傲的是,酒店客房的入住率在上海算较高水平,商务客人占85%-90%,其中一半客人是回头客,并陆续为酒店搭建与新客户的联系。尤其是当今上海酒店遍布、选择宽泛的背景下,总经理对此成绩更为珍惜。一年前,酒店对于互联网、健身房进行了改进、升级,将为客人提供更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