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东拟立法强制叫停酒店一次性用品的消息一度引起社会关注。记者从近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看到,上述强制性条文已修改为鼓励性。
据了解,该《办法》将从今年3月起实施,当中第29条显示,“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应当采取环保提示、房费优惠等措施,鼓励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卫浴用具等一次性消费品。”此外,《办法》还鼓励上述服务性行业按照前款要求制定行业规范。
历经10年呼吁,“一次性日用品”退出酒店的倡议能否最终实现?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越来越多的市民支持拒绝浪费,开始接受自带日用品,但大部分人长期的消费习惯仍然根深蒂固。专家呼吁,宣传与市场引导仍需更人性化地深入以及更加广泛地落实,才能令社会的消费习惯向更低碳绿色的方向改变。
现状??争议致禁令执行难
关于酒店一次性用品的存废问题,业内一直争议不断。牙膏、牙刷、拖鞋、沐浴液、洗发液、梳子等被称为“六小件”,曾经被列入早期旅游饭店星级的评定标准。
2011年1月,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版《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基于节能、环保理念,标准取消了酒店评级对“六小件”的硬性要求。
早在2010年3月,广东省旅游局就下发了《关于我省星级饭店逐步取消一次性日用品的通知》。具体做法是:全省星级饭店不再将一次性日用品配送至每间客房,仅在客人提出要求时,由客房服务台统一配送,待条件成熟时,可改为有偿配售方式。
然而,多年来这份通知似乎没有得到有力执行,渐渐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基于浪费、环保、部分一次性用品质量较差等因素考虑,取消酒店一次性用品的呼声从未停止。
去年,广东省再度试图通过立法对此事加以推动。《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中提出,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行业不得无偿或者变相无偿提供餐具、牙膏、牙刷、拖鞋等一次性消费品。若违反该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视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但在近日正式公布的《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中,征求意见稿的上述条款被取消。
根据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对一次性消费品作禁止性规定难以执行,所以要通过行业内部规范和鼓励消费者减少使用等方式,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走访??酒店年耗一次性用品上百万套
从政府层面引导酒店取消“六小件”在山东、海南、云南、湖南等地也先后展开。
像广东省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在国内尚属首次。不过实际开展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一次性日用品的种类、质量、品牌甚至无形中成为区分酒店档次的一个标识,也是中国酒店服务区别与外国的特色。
从南方日报记者近几个月在广东省内酒店了解到的情况看,绝大部分两星级或以上酒店都会提供“六小件”中的“五小件”——牙膏、牙刷、沐浴液、洗发液、梳子,一些较低档次的酒店会将“拖鞋”改为非一次性的塑料拖鞋,也有不少酒店会配备一次性剃须刀、浴帽、香皂等。
而不同普通酒店的一次性用品也有很大差异,越是高级酒店,往往在这方面更显“铺张”。
如普通酒店的沐浴液、洗发液、牙膏多为小号装,产品大多为国产或不知名品牌,每套用量大概够一人使用一两天。而五星级酒店的一次性日用品大多为进口知名品牌,容量也大得多。如粤北某五星级酒店就为住客提供了沐浴液、洗发液、护发素、润肤露,均为伊卡璐品牌的产品,容量大概可以用三天。牙刷和牙膏则为高露洁产品,与市面上零售的产品无异,拖鞋采用夹棉和毛绒材质,使用寿命远比一般宾馆的纸制拖鞋长。
有业内人士指出,酒店提供免费日用品的成本大概每客房15到40元左右,以全国目前有酒店28万家来算,每天消耗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约为120万套,高达22亿元。一般中高档酒店一年花在一次性用品上的费用需要上百万元。
“取消‘六小件’,最大的受益者是资源和环境”,有环保系统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累积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我国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填埋方式,这导致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破坏很大,例如一些塑料袋在地下长埋100年都不会分解腐烂,而酒店的一次性用品客人一般使用不到一半,就连同包装一起扔掉了,加上垃圾处理方式的落后,放大了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危害。
调查??八成网友认同浪费过半反对取消
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公众对“六小件”造成的浪费并非不知晓,但对其“是否应取消”却态度迥异。
据媒体调查,84.91%的网友认为“酒店免费供应一次性用品,会造成严重浪费”。不过,在“是否赞成让一次性用品退出酒店”的选题中,不赞成者占52.63%。
而广东酒店行业协会曾做的调查更显示,90%的客人希望酒店提供一次性用品,超过90%的酒店认为取消一次性用品弊大于利。
从市民的反馈看,与许多新政遭遇的境遇相似,取消“六小件”“看起来很美、做起来不易”。
“连一次性洗漱用品都没有,还算什么酒店?”经常住酒店的张女士这样认为,酒店提供“六小件”是理所当然的。“我总不至于拎着洗漱用品满世界跑吧?”长期出差的销售经理吴先生说。
“这些想法不只是少数人有,主要是一种消费习惯难以一时改变,不是十几块钱的问题。”酒店业人士高先生说,长久以来客人享受的服务就是住酒店可以免费用这些生活用品,客人觉得这是服务的一部分,如果缺失了,就觉得是服务的不到位,即使另外花钱买也不贵,但仍感觉不舒服。
广东酒店用品行业协会也认为,在现阶段对禁止一次性消费品不能一刀切。该协会负责人指出,如果完全取消,一次性用品生产厂家面临倒闭,而且这一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不少工人面临失业。
“目前整个行业已经认识到减少浪费、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广大生产厂家已经开始朝着生产可循环利用的一次性用品的方向去转型。建议政府可要求宾馆等服务性行业不得无偿或者变相无偿提供不可循环利用的一次性用品。”
或催生环保
降解产品机遇
?方向
鼓励减少使用酒店“六小件”的普及范围将有多广、执行的力度会有多大,仍需拭目以待。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呼吁,目前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变化。
7天连锁酒店几年前就废止了无偿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做法。目前酒店只向一定价位以上的客房提供生活用品,但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用带拉链的塑料包装着的牙膏牙刷等用品。这种套装在房客下次出外住宿时也可重复使用,标准房的客人花上三元就可买一套。此外,一些旅行社出团时也会给游客配上这类可使用多次的洗漱套装。
有条件的酒店则可以效仿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将沐浴液、洗发水等换成大瓶装,固定在浴室的墙上,成为可重复使用的免费洗浴用品。
“从六小件暂时还难以完全取消的情况看,希望酒店采购方多使用环保产品,此外尽量选择容量适宜的产品,这样既方便了酒店和客户,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深圳某酒店用品厂商执行董事刘先生说。在近年召开的酒店用品展会现场,用环保材料制造的可降解回收的“六小件”包装袋就受到客商青睐。例如深圳已有厂家投产了用玉米、土豆为原料提取的植物淀粉制作的酒店用品。
“一个社会要改变消费行为,必须从改变消费习惯入手”,有专家指出。随着宣传的逐渐深入,市场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在广州一家酒店用品城内,数百家店铺中售卖传统“六小件”一次性用品的仅剩三五家。从连锁酒店的状况看,越来越少人花钱购买酒店提供的生活套装。“许多人住酒店都会自带生活用品,这意味着越来越多人开始有环保意识。”